哈药集团:以爱心履行社会职责 用奉献帮助灾民解难
2010-9-27 人民网
 
  提起“哈药”品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不论耳闻能详的非处方药,还是服务一线的处方药。多年来,哈药集团作为我国大型企业500强之一,将“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作为企业使命,把“以正合,以奇胜,以德存”作为企业的第一追求,坚持“企业越大、实力越强,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就越大”的理念,时刻鞭策自己去履行一个企业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在国家危难时出手,在扶贫解困中解囊,在公益事业慈善中当先,在诚信经营中提升品牌,在人文关怀中帮助员工成长,在创环境友好型企业中倾力,以获得的多项荣誉和奖项,以及向社会提供价值不菲的捐献和赞助,都证明了“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这句话不是企业宣传的口号,而是企业宗旨、企业行为准则,更为所有哈药人所共知、共识、共勉、共创。哈药集团先后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中华慈善大奖”、“爱心捐助奖”、“黑龙江省抗震救灾杰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在国家危难时出手
 
  今年8月7日甘肃省舟曲县发生严重的泥石流灾害,8月14日当哈药集团知道由于长时间在潮湿的环境中开展救助工作,上万名在甘肃舟曲灾区的解放军战士和救援人员出现肢体大面积溃烂的伤病,急需治疗药物的消息时,哈药集团董事长郝伟哲、总经理姜林奎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召开会议研究救灾应急工作,就象2008年支援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渡过难关一样,决定在第一时间组织集团所属9个企业向灾区捐赠灾区急需药品。短短四个小时,哈药集团就筹集了消毒湿巾以及阿莫西林钠、青霉素、氨苄西林钠、严迪等抗菌消炎药物,泻利停、安瑞克、牛黄消炎片、复方金银花颗粒、镇咳宁等消化镇痛药物共计12种、3300余箱、总重量50吨、总价值500余万元的药品,并紧急抽调10名经验丰富、技术高超的货车驾驶员赶到工厂组成送药车队。满载着2万名哈药人爱心及捐赠药品的5辆货车8月18日抵达兰州市。虽然远隔千里,但哈药集团心系灾区人民的安危,愿与灾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中华传统美德,彰显了大型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川汶川地震,虽然已过去两年多,但却如同就发生在昨天,地震发生当天,5月12日,哈药集团就做出通过红十字会向灾区捐款捐药500万元的决定,并在13日将200万元现金通过哈尔滨市红十字会转往四川灾区,捐赠的急救药品也紧急送往灾区。5月14日,哈药集团根据来自四川抗震救灾前线急需抗菌消炎等急救药品的消息,又紧急向四川灾区捐赠第二批价值1500万元的药品,并出资包专机将药品火速送到灾区。哈药集团累计向四川灾区捐款捐药2000万元,哈药集团4131名党员以缴纳“特殊党费”的方式又捐赠92.5余万元,为灾区人民早日渡过难关献上了爱心。
 
  像这样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对哈药集团来说已不是一次、两次。早在1998年抗击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仅抗洪期间,哈药集团捐款捐物总价值就达3122万元。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严重。困难当头,哈药集团又一次想人民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一方面开足马力,昼夜生产抗“非典”急需的药品,力保供应并不涨价。另一方面,他们还捐赠了价值303万元的抗“非典”急需药品。在2009年春节期间南方发生的雪灾面前,哈药集团三精制药从库存中紧急划拨药品,通过分布在灾区的分公司向安徽、广东、广西等10个省、市的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机构捐赠了9万盒,合价值人民币约180万元的柴连口服液。
 
  在扶贫解困中解囊
 
  敬老助学,厚德载物。敬老爱幼是哈药人的传统美德,多年来,他们坚持向哈尔滨市老年人基金会捐钱捐物,并主动提供多项服务。在助学方面,哈药集团制药总厂2004年出资30万元兴建了“东方时空——哈药希望小学”,让众多贫困学子重返校园。他们有3个支部还坚持常年助学,每个支部年捐款在1万元左右,已帮助韩丽娜等6名同学完成了学业。去年,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出资10万元,让明水县的20名贫困大学生园了大学梦。哈药集团世一堂药厂多年来坚持开展“我们少花一元钱,帮助辍学儿童返校园活动”,并使残疾学生张铁莹等顺利升入中学。
 
  救助弱势群体,为民解难。哈药集团始终牵挂着弱势群体的衣食冷暖。近几年,就先后投入资金近100万元,在木兰县、巴彦县等地打井几十眼,改善了当地农民的饮水条件,有效地抑制了大骨节病。哈药集团还为哈尔滨市“救助弱势群体工程”捐款60万元人民币。2005年,哈尔滨市开展“慈善济困民德”捐助活动,哈药集团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2万名职工捐款超过了100万元。在参加哈尔滨市组织的“双帮双创”活动中,与贫困村结成帮扶对子,常年帮扶那里的贫困户。在哈尔滨市道里区委召开的《2007年“十大感动人物,感动事件”表彰颁奖大会》上,哈药集团因在道里区委组织开展的“站立行动”中捐资20万元,救助34名脑瘫患儿的义举,被道里区评为2007年度十大感动人物,感动事件之首,并得到道里区委的表彰。2008年,哈药集团又为哈尔滨市的贫困乡捐赠治疗地方病的价值3万元药品。
 
  在公益和慈善事业中当先
 
  致富思源,回报社会。哈药集团发展壮大了,却始终不忘回报社会,在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中一马当先。1995年,第三届亚冬会在我省举办,哈药集团捐资15万元。为修复731陈列馆,哈药集团出资40万元。1997年,在索菲亚教堂修复和太阳岛改造工程中,哈药集团各捐资40万元。2003年,哈药集团又投资2400万元,将河图街、共乐街改造成哈药路,并将两侧楼体粉饰一新。一年一度的冰雪节、哈洽会、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药人都慷慨解囊,近几年的捐赠已达2500万元之巨。 2005年,由哈药集团制药六厂出资将数千平方米房屋进行改造,设立哈尔滨艺术宫“哈药六”版画博物馆,收藏国内著名版画画家的作品千余件,已向市民免费开放;同年,由哈药集团医药公司投资改造的国内规模最大的公益性摄影展馆也为市民搭建了展示摄影才华的平台。2007至2009三个赛季,支持全国女篮甲级联赛成功举办捐助780万元。2008、2009年两次出资100万元,支持“哈尔滨感动人物”评选活动。
 
  近两年,哈药集团倾心支持慈善事业,仅2008年向哈尔滨市慈善总会捐赠100万元;向黑龙江省龙广爱心基金总会捐赠100万元,为第24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在哈尔滨的顺利举办捐资100万元。2006年为第4届残奥会在哈尔滨的举办又捐资200 万元。据不完全统计,多年来,哈药集团为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事业所捐助的资金累计已达2亿元以上。
 
  在诚信经营中提升品牌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哈药集团坚持“以正合、以奇胜、以德存”的经营理念,守法经营,诚信为民。多年来,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服务至上的经营理念。建立了一整套科学严谨的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从药品的采购、仓储到销售,对药品质量全程监控,建立起经理、采购员、保管员、营业员的全员质量责任制,严格控制假劣药品流入药店。同时,不断提高营业员队伍的职业技能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培育了一支具有较高专业素质的药师队伍,现具有药师资格的人员达到618名,其中执业药师达到50人。具有医药专业的大中专学历职工占职工总数的40%以上。这些高素质的专业人员为广大百姓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和咨询,为广大百姓的用药安全提供最全面最贴心的保障。
 
  在全面保障广大百姓用药安全的同时,哈药集团旗下的人民同泰医药连锁店还以“店堂宾馆化、管理现代化、人员专业化、服务人性化”为经营宗旨,努力发挥国有医药商业让百姓放心满意购药的主渠道作用,无偿为百姓提供用药饮水、小伤包扎、测量血压、身高、体重、缺货登记、函购代邮等多项便民服务措施。并向社会公开服务承诺:“营业员不说服务用语,顾客可向药店投诉,并获20元奖励;营业员与顾客争吵,无论什么原因,都要自费登报道歉。”这一系列亲切而贴心的服务,使广大百姓走进人民同泰就能感受到最诚挚、最温暖的关怀。为给广大百姓用药提供更为方便、快捷的服务,哈药集团医药有限公司在全国医药商业首创了24小时免费送药服务,人民同泰免费送药中心已将这为最具特色的放心、满意、方便、快捷的服务延伸到了千家万户,成为哈尔滨市广大群众健康用药的绿色高速通道。免费送药服务自开办至今的7年间,风雨无阻、寒来暑往,没有停息过一分一秒,已累计免费送药300万次,行程1500万公里,拥有固定用户50万家,被广大群众称为“永不停息的健康用药守护者”,开创了人民同泰文明服务的新境界。人民同泰药店先后荣获全国医药行业十佳窗口服务单位,全国文明示范店、药品分类管理示范店等光荣称号;获得了哈尔滨市第28届劳模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创建了多家“货真价实满意店”和省级“放心药店”。
 
  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和诚信经营工作的开展,得到了社会及广大消费者的认可。2009年,经专业机构——北京名牌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出“哈药”商标品牌总价值已上升为151.9亿元,成为国内最具价值的第一医药品牌。
 
  在人文关怀中帮助员工成长
 
  突出了“三化”:一是劳动合同规范化。哈药集团多年来一直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职工劳动合同签订率100%,劳动合同管理制度规范,保证职工享有平等就业的权利。职工收入与企业效益同步增长,不存在拖欠工资问题。企业积极为职工争取社会保障,全员足额上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待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积极为职工增加福利待遇,每个工厂职工子女上大学都有补助。只要职工子女考上大学工厂按照不同的标准每月把钱寄到学校直到学生毕业。逢年过节集团所属企业都发放一定的福利等。全体职工非常满意。通过规范化的劳动合同制度,有效地规范了双方的具体行为,为企业建立和谐劳动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是企业管理人性化。哈药集团认真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对待企业安全防护工作高度重视,肯于投入,防患于未然,近三年内没有发生职工伤亡事故。重视职工技术业务培训,建立并实施了严格规范的企业职工培训制度,使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集团各部门不同层次地培训职工8976人次。特别是集团各企业近年来积极加大了安全、环保工作治理力度,努力为职工创造清洁、健康的工作环境。如:哈药总厂在努力改善工业卫生环境的同时,新建了工厂养殖基地,专门安排对药物有过敏反应的职工脱离原来的生产环境,环保投资先后近3亿多。
 
  三是人企和谐亲情化。在企业稳步发展的同时,哈药集团十分关心职工生活,不断提高职工的各项福利待遇。目前,集团所属各企业基本上全部实行了职工免费午餐制度。其中,哈药总厂是个有着8000多人的特大型企业,每天多达6000人以上中午同时就餐,制药六厂职工按不同年龄不同条件都得到了福利分房。在全国也不多见。集团为系统内患癌症的职工、子女上大学有困难的职工先后补助药费、学费仅30余万元。尽管企业为此承担了巨大的资金投入、人力和物力,但重要的是让广大职工真正感受到了“职工之家”的温暖,提高了企业的和谐程度。受到了职工的爱戴。每年除夕之夜,各企业的领导每家每户亲自登门拜年,使广大职工与企业心心相印,融为一体。集团还在系统内定期进行职工食堂达标竞赛活动,检查评比,系统内职工食堂全部达标,职工能够吃上、安全、放心、满意的饭菜。
 
  在创环境友好型企业中倾力
 
  哈药集团信守“实力愈强、责任愈大”的责任意识,将节能减排、清洁环保,作为负责任的大企业“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不懈追求的目标。每年拿出5%以上共4亿多元的销售收入投入节能减排、环境治理中。哈药集团所属的骨干企业哈药总厂率先在国内医药企业中首家获得国家环保总局授予的“甲级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运营资质证书”。国家环保总局局长周生贤在对该厂节能减排、环保治理工作检查时,赞扬说,哈药集团是对松花江流域负责的企业。也正是在环保治理方面的舍得投入,他们赢得了世界著名医药企业美国辉瑞公司与之成为合作伙伴的信任。
 
 
  哈药集团坚持全年365天抓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现在,他们又投入4000多万元,正加紧推进三期工程治理制药气味。为从根本上解决环保污染问题,哈药集团还建立了一整套“以防为主”的生产模式,从产品设计到生产全程均按照减少污染原则布局,把节能减排、环境治理当成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措施落实到责任人,落实到每个生产过程。极大提高产品的“绿色”程度,提升了品牌竞争力。以实际行动书写着对所生产药品的质量精益求精,对社会尽心尽责,做医药行业环保模范企业的答卷;以真诚践行着企业越发展,知名度越高,越要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的诺言。